石至“奇雅”

2021-11-04 16:17:02     来源:榕城网

打印 放大 缩小

曾经,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,木匠、铜匠、铁匠、石匠、篾匠等,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。随着农耕时代结束,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,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、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,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。

“工匠精神”一词,最早出自于聂圣哲,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,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。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,人们的求学观念、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,“工匠精神”将成为普遍追求,除了“匠士”,还会有更多的“士”脱颖而出。

所谓的“匠人”,是将一份工作做到极致,”匠人精神“就是这背后的坚持。石头和匠人有什么关系呢?石之趣味,在于石头本身有着自己独特内涵。雅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,一方石头就构成了一种自然的山水,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韵味:壁立当空、挺拔峻峭者谓之“瘦”,四面玲珑、上下相通者谓之“漏”,轻盈飘逸、晶莹通澈者谓之“透”,石纹起伏、凹凸不平者谓之“皱”,色泽苍老、拙劣朴实者谓之“丑”。正如清人赵继恒在诗中所言:叠叠高峰映碧流,烟岚水色石中收,人能悟得其中趣,确胜寻山万里游。

每一块石头,都有自己的故事。慧眼识“石”其实也没什么神奇魔法,说到底,还是同济材料学科班出身与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的知识底蕴所造就。为了寻觅到好的石材品种,黄春华常常爬山涉水,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,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,从这座山到那座山……为了赶在战争前抢运出石材,黄春华到过战火纷飞的阿富汗;为了找到世界上最珍稀最美丽的蓝宝石大理石矿,黄春华用了44个小时多次换机、3天3夜的车程穿越了地球人类最后一个部落,硬是从无人区拉回了蓝宝石,用它装点的陆家嘴东亚金融大厦闪耀落成,毫无悬念地摘取了2008年度上海市金石奖的桂冠;海拔四千多米的天山之颠,刚忍受着高山反应把石头运走,就传来了山洪暴发、矿体塌方的消息;四川汶川大地震,用一车水一车面深入到余震未平的灾区,回来时装回了工程上急用的石材。黄春华把自己包裹在粗粝的石堆里,把自己锻造成了一尊顽石,一枚奇石,一颗宝石,又像是一粒在贝壳里磨砺多年破茧而出的珍珠,与围绕其一起成长的垒石魂牵梦萦,相映生辉。

“我对石头的感情,可以用几个词来形容。一开始是情有独钟,然后是相濡以沫,现在就是刻骨铭心。”为了寻找石头,黄春华的足迹差不多踏遍了全世界。每次见到一块石头,在她的眼里,这些顽石或变成了雕塑,或变成了建筑,或变成了艺术品。她成就了这些石头,让它们各得其所,实现了价值。同时,石头也成就了她,她的生活,早已与石头共生共存,密不可分。

石材不仅是艺术的建筑,随便着主题城雕、人物雕塑及创意雕塑的创作发展趋势,我们石材人不仅要让几千年石匠的传统收益得以弘扬传承,更要用文创的方式对接大师,表现大师,为我们的城市、生活、时代留下作品。是她让不起眼的石头通过双手的设计有了生命力,让石头会说话。

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、执着、坚持的精神,这是一切“大国工匠”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。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,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,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。“术业有专攻”,一旦选定行业,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,心无旁骛,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,在各自领域成为“领头羊”。在中国早就有“艺痴者技必良”的说法。如《庄子》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“庖丁解牛”、《核舟记》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等。

如果是你,你会怎样去认知一块石头,你又会怎么让石头说话呢?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